媒体聚焦
【欧洲杯押注app】王锡明:急病人所想 做病人所需
时钟悄悄指向零点,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影像科主任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王锡明主任复核完一天的影像报告,轻舒了一口气。3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每天下班后都要把当天的报告复核一遍,以确保准确、无误。只是随着责任的增加,工作量也与日俱增,从开始自己的报告,逐渐到专业组乃至全科重点病例的抽检和质控。作为科室主任、大学教授,他还承担着繁重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但他一直秉承一个理念,作为医生就要“急病人所想,做病人所需”。
专业上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王锡明参加工作时正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期,为了尽快掌握、推广新技术,他以科室为家,经常学习、钻研、加班至深夜,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精益求精、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例,从病史采集、检查技术,到影像解读、报告书写都要求严格,坚持“写一份报告,出一份精品”。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练就了他一双“火眼金睛”,使很多疑难杂症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及治疗,避免和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去年有位不明原因“心绞痛”患者在多家医院多次检查均诊断不明,慕名找到王锡明主任,王主任经过细致询问病史、既往检查情况,重新设计了检查方案,在升主动脉根部发现一处微小夹层,病人手术效果良好。由于发现及时,也避免了进一步向危重症发展的风险。中央电视台对此作了专访和报道。
诊疗中
关爱病患、细致入微
王锡明经常教导大家,医者初心就是患者性命相托的厚重。很多慕名而来的疑难病患者,因语言不通、行动不便等多种因素,给沟通、交流造成一定障碍。对此王主任从不厌烦,甚至更加细致地查体、反复地求证,不放过一丝疑点。
曾经有一名外地患者,因突发“胸痛”在当地行CTA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为明确有无手术指征来诊,王主任经详细问诊、查体,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范围及程度,觉得与症状不匹配,放大视野及调整窗宽窗位,发现被漏诊的左侧气胸,经治疗后完全康复。
科研上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王锡明主任带领团队克服困难,致力于医工交叉研究,不断开拓新技术,尤其在多模态心血管CT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和肿瘤影像组学研究等方向取得了重大突破,搭建了高水平科研平台及诊疗体系,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评估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首位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等多项奖励。
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32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9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2.68分。副主编专著5部,其中一部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基层医院提供高效的人才培养及技术支持。
工作中
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悄然而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影像科作为筛查新冠肺炎的一线科室,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身为科室主任,他第一时间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和制定了科室应对方案,保证每一位上岗员工掌握并落实院感防护,优化发热患者的CT检查流程,确保医务人员的零感染。
新冠感染作为一种新发疾病,影像表现多样,且随时间动态变化,王锡明主任敏锐地觉察到影像检查“哨兵”的重要性,组织科室相关医师及技师,认真学习诊疗规范和诊断要点,收集最前沿资料,认真分析、总结每一个病例的发展演变过程。
基于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诊断经验,他除参与省内新冠感染诊断工作外,还多次连线国外,分享中国战疫经验。他还主持撰写了山东省新冠诊疗专家共识影像诊断部分内容,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主持撰写了2篇新冠感染影像学特征学术论文,为科学防治新冠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锡明,省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委员/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放射分会委员/心血管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影像学组副组长。